文章来源:中研世纪 作者:石小雪 阅读量:1759 发布时间:2022-05-12 15:18:20
根据CMRC中研世纪咨询发布的《中国饮用净水器市场调研项目》报告显示;我国净水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。
第一个阶段(1986年-1990年)以活性炭净水技术为主,这种技术简单,且成本较低。活性炭技术主要用于一些落后偏远的农村地区,这些地区对水质安全问题认识程度不高,重视程度低。从技术角度,活性炭技术仅改善自来水异味异色问题,无法去除细菌,病毒和重金属等。 第二个阶段(1990年-2000年)以微滤技术、超滤技术、RO技术为主。经过市场验证,微滤技术中的微滤滤芯通常不能清洗,多属于一次性过滤材料,需要经常更换,且过滤精度低,因此逐渐边缘化;超滤技术最早开始用于商用的市政自来水管道净化,后逐渐进入家用市场;A.O.史密斯带着RO技术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。 第三个阶段(2000年-2017年),超滤技术不断完善,RO技术国产化且发展快速、成为主流产品。这个阶段国内生产企业基本都是采用RO反渗透、超滤技术,可满足国内饮水健康需求。而缺点主要体现在滤芯更换频繁,处理效果较极端、不保留矿物质、无法去水垢等。 第四个阶段(2017年至今),RO技术、超滤技术不断完善,主导市场。复合过滤技术、纳滤技术、电渗析等新兴技术涌现,暂未形成规模化趋势。RO占比近70%,普适性更高;复合过滤技术是将多种净水技术进行整合,解决更换滤芯频率高的问题,使其更加符合消费者既想保留矿物质又想去除水垢的饮水需求;电渗析技术是从工业净水演化而来,电渗析技术目前在欧美婴幼儿奶粉脱盐、高端纯天然红酒和果汁杂质去除等方面应用;纳滤技术的过滤精度介于RO与超滤之间,目前处于市场开拓阶段,暂未形成规模。 目前净水器产品的主流过滤技术为RO反渗透,未来RO产品将呈平稳上升状态。